当前位置: 首页 >> 下载专区 >> 正文

青春·奉献·使命——闽南理工学院2014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10-09 [来源]: [浏览次数]:

青春·奉献·使命

——闽南理工学院2014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闽南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了以科技下乡为主,文化、卫生下乡为辅的“三下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院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服务新农村,投身海西经济建设,以实践的方式深入接触和思考社会发展现实,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一、 基本情况

根据团省、市委等的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团委精心组织、缜密部署,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各系分团委认真组织,

广泛发动,充分调动我院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动员全院共8000多名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按照“就近就便”、“点面结合”、“立足全市,辐射全省”的原则,动员学生以个人和团队的形式进行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其中,个人实践的时间为一个月,学生个人或自行组团就近、就便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就业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同时学院重点组织了6支重点团队,共计60余人,并选派了12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学院给予每个之间团队配套的经费支持。

各系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深入福建厦漳泉等地,入企业进社区,与工人交流和群众谈心,深入了解工厂企业的用工需求和社会基层的工作现状,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定位做铺垫、找方向。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成长进步、勇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筹备。学院成立了以许树成副院长和学委黄昆民副书记为组长的2014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暑假社会实践的有关工作;各系也成立了以系主任为核心的领导小组,负责加强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工作,积极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动员学生、专任教师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二是制定措施,加强指导。活动前,院领导,院团委、学生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召开工作会议,部署本次活动的有关工作,明确部门分工,制定了“闽南理工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等制度。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学院团委十分注重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专门针对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召开各分院团委书记例会,就组队、选拔队员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实践队组建、队员选拔之后,各分院陆续开展了全体社会实践队员的培训工作,学院派出12名指导教师进行专门指导。

三是经费支持,开拓资源。为保证活动效果,学院根据各个团队的实践内容拿出专项资金,立项支持了院级重点实践服务队。各实践队还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活动指导。此外,我们还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利用学院校企合作单位、教师个人、学生个人等资源寻求支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力的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是注重安全,加强保障。各系分团委专门组织了动员大会,就学院各项制度,特别就暑期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条例进行学习,同时各实践队也纷纷在《闽南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上签字,保证遵守相关规定,服从整个团队安排。同时院团委为参加重点实践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保障实践同学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完成实践活动。

五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期间,我院学生深入了解各地基层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帮扶的实际需求,主要包括种植养殖、科技帮扶、灾后重建、产业规划、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敬老爱幼、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十一大类,组成了大学生“魅力财会 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团、 “筑梦青春•聚焦财经”社会实践团、 “就业、创业与人才素质调研分析”社会实践团、 “筑梦”社会实践团、 “魅力晨曦,共筑闽西北建设之旅”社会实践团、 “圆梦前锋”社会实践团等6支实践团队。

六是主题鲜明,参与面广。今年,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的主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各系专业特色,如土木工程系专业特色为漳州长泰城市综合体深化改革建言献策;电子系在寻访三明地区电力行业中考察了本专业相关行业就业前景;经管系深入龙岩革命老区感受红色之旅,同时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及人才需求;光电系带领实践团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等。学院有60%的在校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其中,60余人参加了重点小分队队的活动,8000余人参加了返乡见习实习实践活动。

七是宣传典型、表彰先进。暑期实践活动后,学校根据实践中同学们的表现,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期刊等媒体对一些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并在各班评选出一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取得成效的同学进行表彰,以此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院团委召开了“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汇报会暨表彰大会。

三、主要收获

一是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但增强了对党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城乡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很多同学表示,毕业后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最基层的岗位中去。

二是了解了国情、省情、民情及社会发展状况,明确了努力方向。广大同学通过实践,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耳濡目染,特别是与广大群众的接触中,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坚定了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服务祖国建设的决心。

三是磨练了意志,奉献了爱心,回报了社会,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责任和使命不仅使大学生们忍受了从未有过的困苦,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而且使他们在无私奉献知识和爱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学生走进田间村头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走到街头巷尾开展医疗服务,大学生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上为促进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卫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使自己在用知识和智慧回报社会和人民的同时,体现了自身价值。

四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亲身体验、了解了实际的社会状况,经受了磨练,也体会到了给予别人帮助后的美好感受。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把目光较早地投向社会,关注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五是培养了一批学生骨干,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增长了才干。各服务队的队长均由学生自己担任,即使有指导教师只起指导作用,队员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在实施各项实践活动中,从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了组织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锻炼中迅速成长起来。这些学生返校后,将成为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必将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后进,有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六是养成了青年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品质和精神。社会实践期间,队员能克服各种来自生活、工作等方面困难,不喊苦,不喊累,自觉接受军事化管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全靠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和精神。

四、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暑期实践活动后,院团委、各系分团委负责人、学生代表及时召开座谈会,对暑期实践活动中的一些不足进行总结,并研究改进方法。

一是要进一步突出整体。社会实践工作千头万绪,应密切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工作整体合力,尤其是要选好服务点,争取当地党政的支持,这是搞好社会实践的基础。

二是要进一步依靠主体。即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的热情,这是促进社会实践取得实效的前提;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使工作重心下移。

四是要进一步搞好本体。在社会实践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增强活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拓新活动方法,要重视实效而不是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这样才能真正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这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五是要进一步丰富载体。找准社会实践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凸现亮点,以点面结合、形式多样的的活动载体吸引服务对象,这是社会实践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是要进一步把握具体。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社会实践工作具体化、制度化、阵地化、长期化。

共青团闽南理工学院委员会

二0一四年十月